为进一步推进加强校地融合,发挥大学志愿服务立足属地、服务属地的实际功效。5月16日,泰山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志愿者前往泰安市邱家店镇王林坡村开展“常回坡看看”乡村篝火晚会,本次活动结合后备箱集市、音乐晚会及篝火互动等环节,吸引数千名游客到访王林坡村,与大学生共同体验火热的盛夏乡村。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院与志愿服务阵地的融合,本次活动带领建筑工程学院各班团志愿服务委员一同到达王林坡村进行学习参观,了解学院志愿者团队在乡村振兴中所作出的尝试与努力。在这场充满温情的乡村互动中,学院志愿者带领学生参观了解学院志愿者纯手工建设的扎染工坊实体阵地,志愿者将传统草木染技艺转化为可参与的文化体验课程,指导参与者制作出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作品。之后,与游客一同参观“泉乡书屋”综合实体空间,体验乡村阅读的乐趣。在与王林坡村合作共建乡村实体阵地的3年时间里,这种文化传承模式不仅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乡村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新思路。数据显示,自实体志愿空间运营以来,已吸引周边游客超2000人次,接待研学体验人员1000余人次,带动当地餐饮等产业协同发展。
乡校合作模式下,志愿者在公共空间改造方面同样成果显著。结合王林坡村炊烟巷核心区项目,志愿者团队设计并绘制的主题墙绘成为村庄新地标,充满创意的视觉元素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提升了乡村的文化辨识度。承载集体记忆的瓷盘墙项目,则通过“共建共享”模式,邀请村民与志愿者共同创作,增强了校村凝聚力。志愿者通过这些空间改造项目助力王林坡村转型升级为新旅游业态下“网红打卡村”,有效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参观结束,建筑工程学院还邀请校内组织特色工坊开展后备箱集市活动。手工扎染制品、传统木工物件等文创产品广受欢迎。集市特别设置的心理疗愈咨询与趣味游戏区,更是从身心健康角度关爱村民,体现了学院志愿服务的人文关怀。这种“文化+商业+公益”的复合模式,不仅拓宽了泰山科技学院的育人路径,更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夜幕降临,篝火晚会将活动推向高潮。志愿者化身为舞台上闪耀的星光,通过歌曲、舞蹈类节目与村民充分互动、载歌载舞,展现出和谐融洽的校地关系。活动最后,学院还对一直以来奋斗在志愿服务一线的优秀志愿团队进行表彰,激励更多学生投身志愿活动。
据统计,近三年来,泰山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已累计向王林坡村输送志愿者超2000人次,实施各类帮扶项目十余个,建设乡村实体化空间3处,切实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集中展现了高校服务乡村的多元实践成果。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以“实体乡村空间打造,助力乡村游客增长”为主要目标,锻炼学生、服务乡村,在乡校共建的模式下,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的效能,为乡村振兴贡献泰科青春力量。